2012年至2022年9月,广西南宁市红十字系统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价值7347万元,让2万多个困难家庭得到慰问和救助;组建搜救、赈济、心理、水上等四支专业救援志愿队伍,完成灾害救援、水上救援、水下搜救等救援任务超过2000次;“红十字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已形成品牌,参与急救知识培训的人数累计达87万人,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得到广泛普及;全市共有26744人进行捐献人体器官和遗体登记,累计完成28751人份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工作,造血干细胞捐献和遗体、器官捐献人数位列全区第一……
十年间,南宁市红十字会发展步履坚实有力,成绩经验可圈可点,被人社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评为2015—2019年度“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成为全区唯一获奖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红十字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全面履行“三救”“三献”职责,积极开展灾害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和宣传推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以及红十字志愿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活动,为救灾济困、帮扶贫困、关爱生命提供救助和支持,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推动新时代南宁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改善民生、促进南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纾困解难 “三救”护佑群众安康
南宁市红十字搜救救援队在隆安县那元村板栗场开展溺水救援演习
“救援、救护、救助”工作,是红十字系统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十年来,市红十字会利用红十字系统和社会资源,大力实施灾害救援、人道救助、应急救护,无论是突发疫情或自然灾害,还是日常生活中困难群众需要帮助,红十字会总是及时伸出援手,把社会各界的大爱送到群众手中,为人民群众的安康保驾护航。
2014年,南宁市部分县区遭受“威马逊”台风灾害,南宁市红十字会根据中国红十字总会的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将大米、奶粉、药品等救灾物资运送到灾民手中,解了灾民的燃眉之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面对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南宁市红十字会迅速反应,多方筹措,积极对接爱心企业、团体防疫款物的捐赠,并配合南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将物资快速、准确送达抗疫一线,为物资最紧缺的疫情暴发初期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21年7月中旬,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后,举国驰援战洪灾,南宁市也派出红十字搜救救援队驰援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开展灾后卫生防疫消杀工作。
……
这是十年来南宁市红十字系统“三救”工作的具体实践。紧扣应急救援、人道救助、应急救护“三救”核心业务,市红十字会强建设、聚力量、惠民生,党委和政府人道领域助手作用进一步显现。
这十年,南宁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体系日趋完善,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提升,助力平安南宁建设。每当区内外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全市各级红十字会均能主动向区内灾区伸出援手,第一时间向社会各界发出募捐倡议募集款物援助受灾同胞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彰显了“能帮就帮”的南宁精神和人道情怀。为切实增强救灾实力,全市各级红十字会制定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且全部纳入同级政府的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加强备灾救灾项目硬件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专业救援队伍,建立了一支省级赈济救援队、一支市级红十字搜救救援队、一支市级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和三支县级救援队,这些队伍专业能力强、实战水平高,不仅积极参与全市大型赛事的水上安全保障工作,也曾参与区内外突发事故救援和抢险救灾工作,还对受害者及时开展人道关怀、心理疏导工作,救援范围覆盖市县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南宁市红十字会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向困难家庭发放温暖箱
人道救助凸显实效,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助力。十年来,全市各级红十字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采取应急救助、专项救助、定向救助等方式,认真组织实施博爱助医、助学、助困、助老、助残等救助工程,不断提升人道救助水平。通过持续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向困难家庭发放慰问款物,受益群众超过2万户。认真实施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天使阳光基金”和“小天使基金”项目,设立“时尚·爱”地贫救助基金,累计救助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骨病、地中海贫血、烧伤、艾滋病等困难患者714人。在上林县、横县、隆安县等县区开展“博爱家园”、社区备灾减灾项目、博爱卫生站等惠民工程,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积极推动扶贫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此外,南宁市红十字会还发挥红十字民间外交作用,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红十字会,以“中国—东盟红十字博爱论坛”在南宁举办为契机,做好面向东盟地区的对外交流工作,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国家红十字组织在人道救助、应急救护、灾害救援、社区备灾减灾、卫生与健康服务等人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万人应急救护培训”在青秀区金洲社区举行
救护培训护佑安康,为健康南宁建设助力。南宁市红十字会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发挥应急救护培训主体作用,打造“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积极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和防溺水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由南宁市红十字会牵头组织实施开展的“万人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已连续7年被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应急救护培训项目也被纳入南宁市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课程体系,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群众掌握了应急救护知识,学会了在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开展自救互救,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事故伤害的发生。
如今,南宁市红十字会已从过去单一的发放救灾物资过渡到以防灾、减灾、备灾为基础,以救援、救助、灾后重建为重点的全方位救灾,红十字会系统的综合应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援工作已成为政府整体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发动 “三献”延续生命显大爱
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后,南宁市红十字会给捐献者颁发荣誉勋章和证书
2021年9月中旬,一对夫妻因接连发生意外救治无效离世,其家属悲痛之余决定将有用的器官和组织捐献出来救助他人,在南宁市红十字会协调、见证下自愿无偿捐献二人器官,使6名器官衰竭的患者获得新生、2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2021年3月,宾阳县一名白血病患儿因病离世,患者家属忍住悲伤,与县红十字会联系捐献遗体事宜,自愿将患儿遗体捐献给广西医科大学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2022年6月,武鸣区一对韦姓姐妹相约来到武鸣区红十字会共同进行捐献人体器官与遗体登记,加入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愿意在死亡后把身体所有有用的器官和组织、遗体全部捐献,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
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既是生命的接力,也是希望的传递。全市各级红十字会积极开展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生命接力”工作,大力开展宣传和推动工作。十年间,全市累计实现人体器官捐献628例,让许多重病患者重获新生;完成了126例遗体捐献相关工作,为医学实验研究和挽救更多的生命作出积极贡献。
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关于生命与希望的温暖故事。回眸这十年,有些人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们却把希望和光明留在了世间,大爱之举让人敬佩。
“三救三献”是红十字会的核心工作。“三献”除了献人体器官组织,还包含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
为扎实推进“三献”工作,全市各级红十字会以“5·8”世界红十字日、“6·11”中国器官捐献日等为契机,结合“关爱生命救在身边”主题宣传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各类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三献”公益宣传活动,引导公众理解并支持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器官、血液,推动“三献”工作取得新成效,累计有175人成功实现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凡人微光 文明绿城闪耀“志愿红”
志愿服务是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之一。多年来,我市各级红十字会通过网上招募、自愿报名等形式,不断吸收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独特优势,积极发动红十字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助力首府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促进社会向上向善。
南宁市红十字会联合南宁中心血站、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南宁调查队等多家单位在市红十字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无偿献血主题党日活动
志愿者队伍是推动南宁市红十字事业发展的一支骨干力量。十年来,市红十字系统按专业、分领域组建了南宁市红十字赈济救援志愿服务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宣传志愿队等43支志愿服务队,拥有注册红十字志愿者5070名。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红十字会累计组织2.5万余人次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送温暖、红十字志愿服务社区行、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等品牌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物资,提供免费义诊、维修家电、救护培训等服务。同时结合红十字特点,策划开展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预防艾滋病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全市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逐步走向常态化、品牌化、特色化。
近年来,南宁市红十字志愿服务有声有色,已纳入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规划,成为南宁市志愿服务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
生命因奉献而美丽,社会因关爱而和谐。“十四五”时期,南宁市红十字会将着力加强党对红十字工作的领导,完善红十字会组织体系,深入推进红十字会改革工作,继续做好“三救三献”工作,持续探索筹资募捐新模式,健全志愿服务网络,汇聚人道资源,传播人道文化,拓宽红十字宣传渠道,努力把南宁市红十字会建设成理想信念坚定、联系群众密切、组织体系健全、更具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红十字组织。(记者 吴青华)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10月23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红十字会调研组到鹤山市调研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探索红十字事业在推动生命健康安全方面的创新发展路径。[详细]